低價競爭共取滅亡
現在房租、人工、設備等成本早就上漲了不知多少倍,包裝印刷的經營成本早已翻了幾番,在低價競爭之下很多企業最終的結局就只有破產倒閉一條路。
盲目擴產陷入被動
由于包裝印刷行業的激烈競爭,企業之間的競爭從一開始就升級為設備實力的對抗,因此,幾乎所有的包裝印刷企業都比較熱衷于引進先進設備。
由于設備高昂,融資成本不菲,企業利潤被融資成本吃掉大半。隨著人工及租金成本高漲、利潤下滑、訂單減少,很多企業老板為過去的沖動后悔不迭。
接數期時間太長的訂單
現在做實業,最頭疼的恐怕是貨款回收問題了,數期越來越長,客戶越來越挑剔。下游客戶給包裝印刷企業的數期長達90-180天,大大地增加了企業的融資成本。
如果一家包裝印刷企業月銷售3000萬,那么單單應付客戶漫長帳期的流動資金就要1個億。當然這些企業是不可能有那么多流動資金的,必須找銀行或P2P平臺借貸。銀行借款是1.1-1.3%/月息,社會正常是1.5-2%。還不說高利貸,那么單單流動資金占用新增的運營成本就高達110-200萬之間。如果企業是現金支付,這一兩百萬就變成企業的利潤了。但事實上現在企業大多已經不賺錢或者虧損,這本該屬于企業利潤的百萬利息都付給了銀行。
過份迷信自動化設備
由天近三十年來固化的人口計劃生育政策,中國出現人口斷層,人口紅利消失,而大學產業化導致年輕人不愿在生產線上班,近年來雖然工作難找,但包裝印刷行業仍然存在民工荒。
此外,新一代的打工者多為獨身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耐心和紀律,說不干就立馬收拾行李走人,不稱心立馬拉起橫幅走向街頭。人事管理難題和企業經營風險令老板們頭痛不已,老板們大都寄希望于引進智能化設備替代人工。
不過,情況可能很快發生逆轉。由于制造業大量轉移,房地產業進入調控,大量失業人口將會改變過去招工難的局面。大量無老可啃的年輕人和從工地甩出來的失業大軍將重新進入殘存的制造業,未來人工成本上漲的局面將隨著找工潮的到來而根本改變。因此,包裝印刷企業不必為了節省數個人工而冒險購進動輒數百萬的自動化設備。
總之,目前中國正處于經濟調整期,企業應以穩定為主,冒險進取恐遭遇巨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