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下半年以來,紙價持續大幅上漲,文化用紙、包裝用紙價格高位大漲,白卡紙噸價突破萬元大關,新聞紙今年一季度也上漲了近30%……
紙價上漲對印刷行業生產經營造成了巨大影響,企業苦不堪言,在今年的全國 “兩會”上,有代表聯名提案,也引起了相關部門高度關注。
此次紙張非理性漲價,給企業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具體表現如下:
一是打亂了企業采購預期,使得企業無法正常備貨。且企業采購備貨現金流影響巨大,為了備貨會占用大量現金流,并有存貨跌價的隱患。
二是有可能引發社會不穩定風險,出現經濟危機和恐慌,不亞于新的“經濟疫情”。印刷企業是傳統的勞動密集性產業,以養活員工保社會穩定為已任,企業效益的下降勢必會影響員工的收入和生活,導致員工隊伍的不穩定和業務的下降,印刷企業更會舉步維艱。2020年湖北是新冠疫情的重災區,出版、印刷遭遇重大的損失,而2021年又逢紙價的迅猛上漲,堪比疫情更為嚴重。
三是對訂單類企業更是影響巨大。調研發現,僅有20%的客戶能接受產品價格的調整,60%-70%的客戶表示不能接受,還有20%的客戶直接放棄合作,如此一來,直接導致了企業的生存危機,使企業無法正常履行合同。因紙價上漲行情因素影響,目前企業正面臨業務的大幅下滑,很多企業處于停產和半停產狀態。
針對以上情況,有如下建議:
一是政府和相關部門要調查此番紙價暴漲的真實原因,如其中有壟斷、抱團漲價的因素,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進行干預,限制非理性漲價,打擊哄抬紙價、囤積惜售行為,平抑紙價,保持和推進文化建設的發展。
二是由相關部門牽頭,組織召開造紙、印刷企業及用戶聯系會,形成有效的對話機制,通過協商、透明價格等引導市場有序供應,尋求合作共贏方法,促進市場回歸正常及穩定。
三是面對當前紙價上漲的困難,除了向各級政府部門反應遇到的困難,得到政府的支持外,還要積極開拓新的增值印刷業務和商業模式,加快調整產品結構和布局、加大設備改造力度、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勞動效率、加強細化管理、降低消耗和控制成本,同時加強與供應商及大客戶的聯系和溝通,共同消化成本,建立與市場相適應的定價機制,共渡難關。
四是印刷企業抱團,改變以往印刷企業過于分散,沒有話語權的現狀,提高議價能力,掌握一定的話語權,改競爭為競合,抱團取暖,共度難關。
五是印刷企業應堅持高質量發展方向,改進工藝、提高技術,節約成本、降本增效,進一步提升企業整體運營效率和綜合競爭實力。同時印刷企業調整經營策略,適時地動態調整庫存;通過適當、合理的提價行為,對沖紙價等原材料成本上漲帶來的壓力。
六是面對造紙行業集約度高,擁有絕對的話語權和定價權,而印刷行業太分散的現狀,探索建立起共享型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紙張采購供應體系,積極、主動、共同應對紙張市場的變化。
七是倡議產業鏈的上下游企業共同維護產業鏈的健康發展。印刷企業要加強與供應商及大客戶的聯系與溝通,保大客戶、穩大客戶,簽訂符合合作共贏的合同,建立與市場相適應的定價機制。
八是懇請政府在政策上給與支持,在稅收、項目投資上給予扶持,并協調產業鏈的協調、健康發展。
九是此輪紙張價格波動巨大,嚴重偏離了市場規律。且白卡紙漲幅遠遠高于其他類別的紙張,有非理性和人為操控的痕跡,國內白卡紙生產企業過于集中,壟斷經營嚴重。請國家、行業層面出手干預,調查白卡紙制造企業所謂原材料上漲的真實情況,對于惡意漲價的企業,給予重罰!